音频:
视频:
马太福音27章45-49节
27:45 从午正到申初,遍地都黑暗了。27:46 约在申初,耶稣大声喊着说:“以利!以利!拉马撒巴各大尼?”就是说:“我的 神!我的 神!为什么离弃我?”27:47 站在那里的人,有的听见就说:“这个人呼叫以利亚呢!”27:48 内中有一个人赶紧跑去,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,送给他喝。27:49 其余的人说:“且等着,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。”
当日的第六个小时(午正)是日出后的第六个小时。所以,从正午时分到下午三点(申初),天昏地暗,异常可怕,无法用自然现象来解释。 那不是日食现象,因为日食不会发生在满月的日子。我们知道,犹太人在尼散月的满月期间守逾越节。(这遍地的黑暗就像)天父为他的儿子提供了一个遮盖,就像护理人员在事故受害者被放上担架抬进救护车之前,把一张毯子盖在他身上。
根据古人的证言,这次的黑暗在埃及、希腊、罗马甚至在中国也被观察到,不仅限于耶路撒冷的近邻。这使我们想起了黑暗之灾——摩西时代降至埃及的十灾中的第九灾(见出埃及记10:21–29)。第十灾,无疑是灭长子之灾,第一个逾越节的羔羊被宰杀。当三个小时的黑暗先行于我们的逾越节羔羊耶稣之死时,历史在重演。我们回想起耶稣关于末日迹象的教导,“日头就变黑了”(马太福音24:29)。当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,神对罪的审判倾泄在他儿子身上,于是,许多末日迹象在耶稣受难日出现:逼迫、地震,死人复活。我们会预料到,被钉十字架三个小时后 ,那个无力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路走到各各他的人已经精疲力竭了。如果天气炎热,他不久就会失水。浸泡了醋的海绵使耶稣的干渴得到一定的缓解。这不会与他被钉十字架之初拒不接受的调和了苦胆的酒相混淆。(见约翰福音19:28–30)耶稣的嘴唇和喉咙被沾湿,他在十字架酷刑即将结束时发出呼喊。十字架七言中的三句话都是祷告。第一句是:“父啊,赦免他们……”中间一句是:“我的神!我的神!为什么……”最后一句是:“父啊……交在你手里。”V形图解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——中间的祷告居底部。于是,当耶稣大喊:“我的神!我的神!为什么……”时,我们可以将耶稣如何坠入谷底可视化。耶稣没有呼叫“父啊”,却呼叫“我的神”。然而,即使缺少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祷告中的亲切和温柔,我们需要注意的重要之事是:耶稣仍然是在祷告。即使当他的父神完全离弃他时,耶稣也没有停止祷告。“你为什么离弃我?”这个疑问完全不同于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任何其它话。此前,他不顾自己正在遭受的所有苦难,始终表现出极大的确信,他答应那个垂死的强盗:“我实在告诉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。”但此时,耶稣问道:“神啊,为什么?”他大声说出这句话,以至于骷髅地的所有人都能听得到;受圣灵的启示,这话被记录下来,以至于万民都能听到,一直到时间的末了。但这个问题是向神提出的,不是向我们提出的,我们没有被要求为这个痛苦的问题提供答案,我们需要去听神如何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。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没有记录在马太福音第27章中。没有来自天上的声音,就像耶稣受洗及登山变像时那样。父神为什么沉默?耶稣不再是他的爱子了吗?父神不再喜悦他的儿子了吗?当耶稣说自己被神离弃时,他的意思不是说他仅仅感到被神离弃了,他确实被神离弃了。我们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。耶稣是神,但他被神离弃。圣三位一体的第一个位格离弃了第二个位格,我们知道,三位一体的联合牢不可破。这是一个奥秘,神—人的奥秘,只因道成肉身才使之成为可能。在耶稣降卑阶段的最深处,他为我们忍受地狱中的“被神离弃”。这是他救赎工作的必要部分,“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,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”(加拉太书3:13),“神使那无罪的,替我们成为罪。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。”(哥林多后书5:21)
分享到:
点击以分享到 X(在新窗口中打开)
X
点击分享到 Facebook (在新窗口中打开)
赞过:赞 正在加载……